在许多与黄光裕打过交道的媒体人心目中,他是一个敏捷、坦诚、直率、谦逊、热情、幽黩的人。然而,这个当
年从潮汕乡下走出来的少年,同时具备着一种檗骜不驯的狂野个性。
在黄光裕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上市事宜上时,他对于啃润系名下的地产业,反而有所疏忽。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是,国美地产在集团将资金都调去做股票的情况下,竟然成功地开发了一个“国美第一城”的房地产项目,在不到半个月
的时间内便预售出l000套房子,连续几期工程下来,最终销售额竟然达到了30多亿元,成为2005年度北京销售额最大的单
体楼盘。
就在这个时候,在地产界素有黑马之称的顺驰,在其当家人孙宏斌的率领下,正在全国范围内疯狂地拿地。随着
土地出让价格的节节攀升、楼市的持续火热,黄光裕再也无法按撩住扩张的冲动。在完成了香港上市、套现、增发等一系
列操作后,他决定暂时将啃润系的战略重心转移到房地产行业中来。
2005年初,黄光裕在国美地产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吴天地产、国美置业和尊爵地产三家公司,并将其整合为啃
润地产开发集团(以下简称啃润地产),由此开始了在地产界的疯狂投资行为。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家电零售和房地产
被确定为黄光裕商业帝国的两大支柱产业。
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大获全胜的黄光裕囊中丰裕,更拥有“中国首富”的闪亮头衔,无论是眼界还是气概自然非同
寻常。在啃润地产成立几个月后,黄光裕就以8.05亿元的大手笔,慷慨地买下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两块地,共计35万平
方米。随后他又拿下朝阳区立水桥与天通蔸之间的北方明珠地块。加上之前热卖的国美第一城、西坝河、左安门等土地,
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啃润地产在北京囤积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一些纯粹的地产企业。黄光裕随即宣布,啃润集团将
向地产行业追加几十亿元,使啃润地产达到50亿到60亿元的净资产规模。在他的描述中,2004年是啃润地产打基础的一
年,2005年它将迎来空前的大发展。
面对来自主要竞争对手苏宁电器的挑战,黄光裕的应对也异常高调积极。他先是在一些公共场合表示:国美目前
在行业中已经不存在竞争压力。2005年4月,国美又以l亿元收购了哈尔滨黑天鹅电器品牌及其全部网络。同年l l、12月,
黄光裕又手起刀落连续收购了江苏金太阳家电品牌及其全部网络、武汉中商家电品牌及其全部网络。在收购完成后,黄光
裕派出国美大批干部,奔赴这些新收购的企业,专事收购后的整合工作。
平心而论,黄光裕的这些收购非常合理。如同我们前面所说,国美拥有的门店网络越大,其销售收入就越丰厚。
并且黄光裕在地产业中的疯狂大收购,并非是暴发户式的行为,他的真实目的是用做家电零售的模式来做地产,借助系内
企业的共同力量,把啃润地产送上市。
这一年,黄光裕再次以l40亿元人民币身家,蝉联2005年胡润“中国大陆富豪榜”榜首。也正是在这时,黄光裕
开始了新一轮的资本运作,他的目的是要复制之前中国啃润在香港“自买自卖”的经验,把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模式复制
到房地产业中来。
如同《中国经营报》评论员王吉舟所说的那样: “黄光裕爱赌,于是他能把有限想象的产业整合嫁接到无限想象
的资本运作中去。”2005年12月了日,黄光裕旗下的啃泰投资开始入手上市公司“中关村”,对其进行股改重组。从2006
年4月开始,啃泰投资共计出资l.55亿元购入中关},J-29.58%的股权,成为其最大的股东。随后啃泰投资又陆续注资,前后
总计高达9亿元。
至fj200;年l2月3 1日,中关村通过清算债权等方式,将总计10多亿元的各种前期债务问题全部解决。2008年4月24
日,经历了股改和新股东入驻的中关村公布了2007年业绩。业绩中显示,中关村已彻底摆脱了主营业务不明确、负债率
高、新业务拓展不畅的困境,开始集中精力发展和扩大房地产业务。
在这一时期,啃润系的发展战略已经从之前的“家电零售为主,金融产业为辅”,变成了“地产、家电、金融多
业并举”。黄光裕借用其偶像李嘉诚的话来表述: “商者无域,互补互利。将企业的体系建立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商业体
系。”
显然,这是一个规划得非常美好的未来,如果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黄光裕就有可能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地区
最伟大的商业人物。而从国美电器到啃润地产的一干“啃润系”企业,也都将随着这个目标的达成而基业长青。
2006年4月1了日, 《中国经营报》刊发了一篇名为《国美天花板》的文章,文中指出: “黄光裕家族内部建立的
各个企业混业经营机制,是中国非公企业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尝试。黄光裕的探索,也使国美成为中国民间第一家金融、实
业混业经营的垄断巨头。”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王吉舟埋下了一个伏笔: “种种迹象表明,黄光裕的这一切布局并非事先
精心策划,他只是随着商业灵感与生存本能一步步走下来,但在旁人看来,这是一个奇迹般的过程。而黄光裕能否不断突
破天花板,达到新的高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黄光裕到底能不能突破天花板,在2007年前后看来实在是一个叵测的命题。尽管在2006年的一场风波中,黄光裕
涉嫌经济犯罪,险些未能过关,但从整个啃润系在2006年至0200s年的表现来看,其业绩在不断地攀升。
2006年了月,国美电器宣布以53亿余元,以换股加现金的方式收购在香港上市的永乐电器。收购完成后,黄光裕任
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晓任集团总裁。原永乐电器董事长陈晓在家电行业中沉浸多年,极言行业眼光与运作经验,由他
来负责国美的日常运营,黄光裕便可腾出手来从事资本运作。
2007年12月,国美以36.5亿元全面托管大中电器。至此,啃润系内的家电零售板块一国美电器已经达到了一个空
前的高度。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07年中国连锁百强”的报告显示,国美电器集团以1023.5亿元的销售额、1020
家店铺的规模再次位居第一,上缴税收10亿元,公司净利润达到23亿元。举目四海,再无一家电器零售公司能与其抗衡。
从这个角度说,不论黄光裕商业品质如何,单就经营与商业成就而言,他也达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高度。
进入2008年,啃润系仍然没有停下其前进的步伐。2008年,啃泰投资共花费6.了亿元资金收购三联商社l9.了%的
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至此,啃润系下已经有香港上市的国美电器、大陆上市的三联商社和中关村三家上市公司,有
实际经营业务的非上市公司数十家,关联企业更是达到了数百家之多。借助这样的实力,2008年,黄光裕以430亿元身家
第三次荣登胡润“中国大陆富豪榜”榜首。
在某种意义上,黄光裕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触到了那块传说中的天花板。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