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壳王”詹培忠曾在许多人面前夸奖黄光裕聪慧过人, “很多事一说便懂”。的确,黄光裕的资本嗅觉与精干
的操作能力,对于领悟资本运作的技巧大有帮助,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对资本运作有一种特殊的热爱。据国美高层透露,黄
光裕会直接指导操盘,经常在开会的时候向操盘手下令买进卖出,甚至在关键时刻亲自下单。
对于一般的中小资本炒家而言,无论是亲自下单建仓,还是亲自动手出货,都不是什么稀奇事。可是,这样的事
发生在一个名列福布斯排行榜的富豪身上,特别当他是一个家电零售业巨头的时候,这样的倾向无疑是危险的。
对于中国的商业人物而言, “距离资本市场越远越好”是一个误导了太多人的说法。在他们当中,我们看到了对
资本市场善加利用而崛起的人,看到了没能把握机会最终失陷的人,看到了大肆投机套利出逃的人,也看到了难圆谎言而
崩盘的人。只有那些能够在实业与金融两者问把握好分寸的商业人物,才能最终成就卓越。
黄光裕出身零售业,在这个问题上,他显然比一般资本炒家认识得更深。可是,天性嗜赌的他实在是太过于钟情
资本运作,酷爱那种手起刀落的收购与出售行为,以至于陷得太深,毫无纠偏的可能。
2002年1 1月了日,黄光裕旗下新成立不久的啃泰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入主内蒙古宁城老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这正是啃润系在大陆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宁城老窖”。通过受让内蒙古宁城县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国有股,啃泰在宁城
老窖中的持股比例高达了1.1%。在收购之后,黄光裕便开始着手对其进行重组。
从表面上看,在大陆A股市场的这次上市,实在是一招不明智的臭棋。宁城老窖债务债权关系复杂,地处偏远,
其主业白酒产销不见振作,号称的生物科技研究基本只是一个幌子,资产状况也很糟糕,因此从理论上说,其融资能力并
不理想。可是,黄光裕还是用4亿元将它买了下来。而且,当他面对财经媒体的质询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你
觉得贵吗?”
从日后的发展来看,尽管啃润系并没有从这次买壳上市中得到多少好处,但对于黄光裕而言,这却是一次相当宝
贵的练兵机会,有了“京华自动化”及“宁城老窖”的经验作为铺垫,啃润系即将开始其在资本市场上最炫目的一次表
演。
在资本市场折腾不休的同时,黄光裕并没有放松对国美这块老根据地的经营。尽管国美依然是一家家族色彩浓厚
的企业,但其高级管理层却能力颇强,正是在他们的打理下,国美才逐渐成长为一家现代化的零售连锁企业。
2003年2月,国美拿下了中国家电零售企业销售额第一名,在连锁经营企业中排名第4。同年,国美在全国的直营
门店超过百家。国美引以为傲的连锁制度基础,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奠定下来的。
黄光裕之所以一直没有放弃主营的家电连锁,除了精耕多年,感情深厚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是:国美一
贯的低价快速销售策略,提供了充沛的现金流。这可以保证国美利用资金快速扩张门店,同时,门店越多,意味着可以截
留的资金越多。随着国美销售总量的增加,账面上的现金也就越来越多,由此循环往复,会给整个啃润系的资本运作带来
良性效应。
于是,从2003年开始,国美积极地实施销售网络铺设战略,其门店数量急速扩张,已经延伸到一部分二线城市。
与此同时,国美的现金流量也与日但增。这一时期的国美,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壮大阶段。黄光裕看准了这个势头,决定借
助这一大好时机,在资本市场上完成一次漂亮的大动作。
2003年,国美突然爆出重大新闻一国美电器完成重组,一个崭新的国美电器集团出现在外界面前。在这场重组
中,黄光裕先是成立了“北京啃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啃润亿福),然后用这家由他l00%控股的公司,装
下了北京、天津、济南、广州、重庆等地共18家分公司的国美电器。在新国美电器中,啃润亿福持有65%的股份,黄光裕
直接持有剩余35%的股份。这样一来,一个产权清晰的“新国美”就诞生了。
就在人们纷纷猜测黄光裕此举究竟为何的时候,他再一次做出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情。黄光裕在英属维
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一家离岸公司“海洋城”,通过在该地注册的“国美控股”100%掌控“海洋城”。2004年4月20日,
北京啃润亿福将所持国美电器65%的股权转让给“海洋城”,使国美电器变成了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
当黄光裕走完他的最后一步棋时,人们才看清他的真实目的一由“京华自动化”更名而来的“中国啃润”,正式
以83亿元的高价收购了中外合资企业“海洋城”。由此,国美以一种曲折又复杂的方式,绕过了中国证监会、商务部、香
港锟监会的重重规定,于2004年6月巧妙地在香港借壳上市。
黄光裕在资本市场上的卓越想象力和操作才能,在这个案例中显现无遗。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中国啃润,还是
黄光裕本人,都没有花一分钱。黄光裕只是将国美电器的94家门店,以83亿元的价格打包出售给自己控制的中国啃润,并
完成了国美电器在香港的上市。交易完成后,黄光裕对中国啃润的持股量由66.9%猛增至了4.9%。随后更名为“国美电器”
的中国啃润,市值也陡然猛增,中间虚增出来的部分,自然由流通盘中的中小股东埋单了。
在财经作家张小平所著的《首富真相》一书中,作者认为,收购国美电器是定向增发,并没有让小股东出钱,但
小股东拥有股票的比例稀释了,这等于是变相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这样看起来,比起那些在二级市场上炒作的土财主式
庄家,坐庄对敲、自弹自唱拉升股价的资本炒家,黄光裕的乍然出手高明得多。正因为如此,啃润系也比绝大多数资本系
族更持久、更稳固,所获的利益也更多。
在香港借壳上市成功,得盏最大的自然是黄光裕本人,作为“国美电器”的大股东,他急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抛
股套现。根据资料,从2004年9月底起4年左右的时间里,黄光裕抛售国美电器的股份套现达到6次之多。最后一次套现是
在2008年9月21日,黄光裕以每股l3.了4港元出售了1.了亿股股份,套现23.36亿港元。在“2008胡润套现富豪榜”上,黄
光裕的历年套现总额由2007年的93亿元上升至fj200s年的l35亿元,再次成为中国手头现金最多的企业家。
2004年10月,黄光裕凭借着名下诸多上市公司和地产项目,以105亿元身家荣登2004年胡润“中国大陆富豪榜”
榜首,成为中国首富。同年l l月,由于国美的出色营销,黄光裕当选“2004年度中国十大营销人物”。借助资本市场的推
动效应,从2004年6月至fj2005年6月的一年问,国美电器上市部分的门市店由94家增至169家,增加了了5家;非上市部分的
门市店由3了家增至l l2家,增加了了5家;整个集团一年问门市店合计增加了150家之多。更重要的是,在苏宁电器还在为登
陆深交所中小企业板苦苦努力的时候,啃润已经初步搭建成了一个市值巨大的资本系族雏形,无疑将苏宁电器这个潜在的
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在这一年里,无论作为一个致力于零售业经营的企业家,还是作为一个在资本市场上翻云覆雨的资本炒家,黄光
裕都交上了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