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 “啃润系”不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词汇,可是构成这个系族的主要成员,却有一个人人
耳熟能详的名字:国美。直到今天,国美都是中国市场上备受人们认可的电器零售卖场。如果要追溯这家企业的历史,那
么198T年应当被视为它的开始。
198T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长达9年。在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政治气氛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
越淡,取而代之的是对致富的渴望,对物质享受的更高追求。这种变化,开始将中国人的生活引向一个全新的境界。
198T年3月,北京珠市口国美服装店老板黄光裕突然作出了一个决定:让服装店转行卖电器。在此之前,这家小
服装店一直是服装和电器混合经营,结果服装的销路始终不佳,而家用电器的销路却出乎意料的好。这种小状况最终成为
一家伟大企业诞生的契机。
此时的黄光裕是一个18岁的少年。他出生在广东汕头的一个小村子,自幼家境贫困,甚至连家里招待客人都要出
去赊米借菜。为了贴补家用,幼年时代的黄光裕不得不做一些捡废品之类的零工。l985年,初中还没毕业的黄光裕跟着大
他4岁的哥哥离家做买卖。兄弟俩带着一堆走私来的电子表、录音机一路北上,在内蒙古兜售一空,竟然赚了几千元钱。
1986年,梦想着干一番大事业的黄光裕来到了北京,在很偶然的情况下,他找到了一家位于前门珠市口东大街的服装店。
经过商量,黄氏兄弟包下了这家一百平方米的店面,正式做起了服装生意。那时,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东地区的
港式服装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做服装生意有面料、款式和季节的讲究,这些问题常常让批来的衣服成为滞销货。
有过电器销售经验的黄氏兄弟,便很自然地想到了混业经营电器的办法。黄光裕的老家地处潮汕,彼时虽然贫穷,却因为
濒海又靠近深圳经济特区,因此有着数量众多、物美价廉的走私家电。而在物质上刚刚富裕起来的北京市民,家庭消费也
开始逐渐复苏,电器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紧俏商品。可以说,黄氏兄弟赶上了一个非常理想的时机。
当时的国美服装店,其实并没有什么深厚的根底,黄光裕兄弟敢于将经营领域转向电器,主要原因仍然在于他们
对形势的准确判断。198T年3月,服装店的牌子被摘下,国美的名字却被保留了下来。而这时,兄弟俩手头的资金已经告
罄,用什么进货,进了货后会不会被查封,对这些问题,二人心里都没有底。那时在北京,像国美这样的小电器店足有上
百家,竞争压力很大。不过,黄光裕对此却有他自己的办法。他找到一群潮汕老乡,对他们讲明自己在资金上有困难,于
是,这些朋友、老乡们便允许他先拿货,等到卖出之后再付款。黄光裕又小心翼翼地选择那些已经补办了合法手续的走私
家电卖家,他们甚至能提供正规的发票,因此工商部门对其也较少纠缠。日后,黄光裕也颇为无奈地承认: “那时候没能
力,也没资格去认识有背景的人,你岁数那么小,去跟局长说话,别人认为你是小藏,谁跟你说话!”从日后来看,黄光
裕当时的办法可谓英明。用走私货品保证了低成本的同时,店铺又不会因为这种不合法的行为而遭受查处,国美因此获得
了相当旺盛的生命力。
黄光裕与其兄在经营上另一个堪称英明的办法是坚持零售与薄利的路子。20世纪80年代后期,无论是国有商场还
是个体小店,只要手里有家电就完全不必发惑销路,因此许多商场都拼命加价。黄光裕经过观察,认为国美的资本少、渠
道窄,不宜大批进货、长期存放,因此只要有钱可赚,就可以卖给消费者。这一策略为国美带来了非常稳定而丰厚的现金
流,日后黄光裕进军资本市场时,这时的积累正是他最大的优势之一。
在对进货的掌控上,黄光裕则采用了货源监控的办法。他在国美位于广东的主要货源地都安排了人手。在:1_987年
夏天发生的电器大战中,黄光裕甚至亲自骑上自行车,顶着高温穿棱于北京各个网点,为的是得到竞争对手的商品信息。
因此,任何价格上发生的变化,国美总是能够及时作出调整,而那些国有商场却死守定价一成不变,自然损失大量客户。
在开业后不久,黄光裕突然想到,可以用打广告的方式来为国美电器店作宣传。于是,他跑到《北京晚报》,花
了几十元钱在市场集锦栏打出一则“买电器,到国美”的广告。这条只标有店址、电话和乘车线路的广告在晚报上刊出
后,居然效果不凡,在几天之内店里的销量猛增了l00多件。
尝到甜头的黄光裕立刻意识到了广告的威力。:1_987年了月,他分别找到《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要求在报
纸的空白中缝上打广告。广告最顶端是简洁明快的“买电器,到国美”广告语,同时坚持每周刊登各类电器的最新价格,
广告俨然成为一份颇具影响力的市场手册。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手段说不上新颖,然而在彼时,国人对广告的认识还停留
在“卖不掉的货才要打广告”的阶段,黄光裕的做法确实是独特之举。当其他经营者纷纷醒悟并试图效仿的时候,却发现
国美电器店早就趁着价格便宜,一口气鉴下了l0年的广告合同。只有初中文化的黄光裕在营销上的天才表现,实在令人由
衷钦佩。日后,他十分得意地对记者说: “在报纸上打电器广告,我是第一个;电器厂商和零售店联合打广告,我是第一
个;厂商提供样品展示,国美是第一家;开设相应的产品专柜,国美还是第一家。后来,这些都是家电卖场的标准模
式。”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