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3 >

中国平安l6年准船0之路

时间:2014-10-05 17:36来源:未知 作者:zhi

    实际上,最早筹备上市的是中国平安。在中国保险业,中国平安是一个异数,马明哲是一个
另类,虽然多年来他紧紧把自己包裹起来,躲避公众,埋下头来干自己的事,但一件件事都令人惊讶


地干成了,以至几乎后无来者。
    据说,1986年,当时30岁的马明哲对蛇口工业区区委书记袁庚说了一句话:  “l00年后我们
重操旧业好不好?”此话是指100年前招商局的保险梦,l875年即有保险招商局。
    袁庚大喜,当即操作。l988年3月21日平安保险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中
国工商银行占股5 1%,招商局49%,马明哲出任董事总经理。在袁庚治下蛇口l2年,出了3家股份制企
业,招商银行、平安保险、南山港务开发公司,个个新锐。
    平安保险一马突进,其规模列中国保险业第三,资产重组,海归掌权,产品创新,特别是顶
住1996年产寿分业浪潮,扛至今日,中国平安的金融集团梦想初成,平安财险、平安寿险、平安银
行、平安证券、平安信托,整个一大托拉斯,这令当年没能顶住而被分拆的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羡
慕。
    平安保险在香港挂牌上市时,马明哲并非第一大股东汇丰保险的代表,但何以稳居公司董事
长的宝座?原来,马明哲手中的筹码是员工持股会所控制的两家公司——江南实业和深圳市新豪时投
资发展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共持有平安保险股权l4.02%,超过了第一大股东——汇丰保险持股
9.99%的比例。
    在中国平安20多年的历程中,围绕控制权的争夺,创始人之间经历了数次分分合合,招商
局、中远集团、摩根士丹利和汇丰保险等中外股东也是进进出出,最终才形成了国资、外资、民营资
本三分天下的股权架构,中国平安由原来的国有企业逐渐蜕变为股权分散的公众公司。
    在中国,金融机构几乎是不可能实现MB0的,中国平安的准MB0,可以说是内地国有金融机构
中的唯一一例,这是个历时l6年的故事。
    1988年平安保险成立。l989年,中国平安成立员工风险基金,让员工持有部分股权,1992年
更名为职工合股基金公司,l996年更名为新豪时。马明哲作为职工合股基金派出的董事担任中国平安
董事长,从此摆脱了招商局对他的人事任免控制。马明哲得出了一个结论:应该让股东数量尽量地增
多,以减少股东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力。中国工商银行、中远集团和招商局的退出,这对于中国平安管


理层实行_1IB0是个绝佳的机会。中远集团退出时的投资回报高达4倍,招商局是l0倍。
    2002年,中国平安的第三大股东换成了江南实业。中国平安方面的解释称,江南实业与新豪
时同属员工持股机构,实际最终控股股东分别为平安保险工会、平安证券工会和平安信托工会。员工
持股计划分别持有江南实业和新豪时69.1 1%和98.15%的股权。
    江南实业与新豪时共计持有中国平安l了.6 1%的股权,在前九大股东中的持股比例接近20%,
离实现控制权仍有一段距离。但机会再次降临。2003年,深圳市政府下属机构对中国平安的持股权由
23.02%下降至l9.42%。平安员工持股计划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最大的机会来自上市。在前几个大股东中,除了汇丰保险斥l2亿港元增持中国平安股权至
9.9%居第一大股东外,其他股东的股权均因上市而相应摊薄。此时,江南实业和新豪时分居第三、四
大股东,从相对值看,平安员工持股计划占前九大股东的股权比例已经上升至23.了%,影响力大大增
强。
    之所以称中国平安的员工持股计划为准_1IB0,是因为中国平安的管理层理论上并没有占绝对
控股地位,即便是在江南实业和新豪时内部也没有实现控股地位。
    事实证明,中国平安这种分散的股权安排得到市场欢迎。在经历了中国人寿审计事件之后,
海外投资者更认同国有股比例较小的股份制公司。
    上市的成功为马明哲带来了丰厚的个人收益。中国平安招股书披露,至2004年4月24日,马
明哲本人拥有员工持股计划的约l.10%,相当于公司发行股本的0.16%,为中国平安内部持股最多的个
人。按照平安上市股票的定价区间9.59。1 1.88港元,则马明哲在中国平安上市后的身价将达到了6了2万
。9504万港元。中国平安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共达19500人。
    汇丰集团也收益颇丰。2005年5月9日,汇丰集团通过旗下全资控股的子公司汇丰保险以每股
13.2港元,从高盛及摩根士丹利毛里求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购入9.9 1%的中国平安股权,逼近外资单
个股东持股20%极限,汇丰集团由此取得中国平安的相对控股权。这也是汇丰集团第三次投资中国平
安。加上前两次投资,汇丰集团对中国平安的投资总额达144亿港元。而高盛、摩根士丹利于l994年6


月各自参股平安保险的一笔3500万美元投资,在1 1年后获得了近l5倍的回报。
    汇丰集团在中国平安的投资收益,除股价增值和承销收入外,汇丰集团还分享了中国平安每
年的利润,中国平安2002年至2004年的年报显示,这三年中国平安的净利润是了4亿多元。汇丰集团在
中国平安的收益至少达到10.2亿元人民币,资本回报率为l6.5%。但汇丰集团似乎并不在乎这种眼前
小利,其9%的溢价收购足以冲去目前的赢利。
    就中国平安核心主业保险而言,通过平安保险,汇丰集团间接享受中国内地寿险市场份额的
3.36%,超过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保险市场的l.5%份额,成为外资保险龙头。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美股论坛-洋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