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3 >

一年时间股价暴增40倍

时间:2014-10-05 17:31来源:未知 作者:zhi

    对于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平洋证券)上市,  《证券市场周刊》前后刊登了三篇
报道。
    2007年5月12日,  《证券市场周刊》刊发了记者李德林的报道《明天系券商借壳内幕》,文
章主要谈了太平洋证券与云大科技换股可能存在问题,认为云大科技负债累累,有股东向纪检部门举
报重组过程不公平,如果按其公布的方法换股上市,将把云大科技“过去的经营问题、说不清的资金
占用、数亿元银行欠债也统统被丢弃到历史的角落”。
    国家开发银行前副行长王盏也曾给于颖打电话,要于颖“无论如何见一下涂总”,于颖表示
不想见被报道对象,王盏说应该给人家一个说话的机会,这样才公平。于颖觉得这也有道理,于是和
周刊一位副主编与涂总在北京友谊宾馆面谈。涂总说太平洋证券上市根本不是借壳,上市完全合法,
指责周刊不专业、不懂法。
    之后编辑部没有花更多时间研究这一案例,直至太平洋证券挂牌上市。
    200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太平洋证券悄然登陆A股市场,交易代码为60 1099,简称太平


洋。云大科技被四个法人股收购“私有化”后退市。
    2007年12月29日,于颖和其他同事接到某官员的电话,要求撒下“拟定于2008年1月4日刊登
的关于太平洋证券的报道”,口气之严厉,客不得商量。这时于颖才意识到,太平洋证券上市可能真
的存在大问题,因为被要求撒下的拟发文章并不存在,很可能是股票挂牌后太平洋证券人士心虚才去
公关官员的。
    新年过后,编辑部决定重点研究此案例。2008年3月1日,  《证券市场周刊》刊登《太平洋证
券上市路径》,称:当前很多券商由于受连续三年赢利之困而苦等首次公开募股(修改后的管理规定
不要求三年连续赢利,但要求三年累计赢利3000万元以上),一些券商陷在借壳上市的跋涉中,而太
平洋证券的上市似乎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径:因为没有发行新股,所以不是首次公开募股;与即将退市
的云大科技虽有换股操作,但太平洋证券上市启用了新的上市代码,而不是采用云大科技的旧代码,
所以也不是借壳。
    《太平洋证券上市路径》一文称:与太平洋(证券)上市有关的两个文件,一个是证监会机
构部批准其增资扩股的批复,另一个则是证监会办公厅以函的形式对其上市进行的批复。前者不涉及
上市问题,后者的发文主体没有上市审批权。这让人们理解为公司上市的审批是否有了新的模式?遗
憾的是,这种模式的内涵和操作,公众并未能获得公开的信息。
    《太平洋证券上市路径》一文称:在太平洋(证券)证券谋划上市的过程中,一些人或机构
随着增资扩股而成为新的股东。这些股东既有各种背景的个人,也有和云大科技密切相关的一些企
业,最终他们都成为获利者——当初以每股1元成本购得太平洋证券股权,一年左右的时间账面价值
暴增40倍。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从上市公司的股改,到中介机构的操作,再到监管层的顺利放行,
太平洋证券的上市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上市样本。
    显然,  《太平洋证券上市路径》比第一篇报道更深入,提出的问题也更明确。这篇报道在业
界引起轩然大波,随着新闻界对其上市程序质疑不断,于颖及负责该报道的记者开始受到恐吓。
    2008年6月28日,  《证券市场周刊》刊登《证监暗洞——太平洋证券“特批”上市几大疑


问》。
    《证监暗洞》开篇写道: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盏被“取规”之事在证券市场引起轩然大
波。公众疑虑,王盏担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期间分管发行、基金等部门,虽去职已久,但与证监会的
一些官员相知甚深,以其人脉关系促成了太平洋证券上市。然而,一个离开证监会快10年的人,焉能
主导一家公司过五关斩六将成功上市?要知道,企业上市的审批程序相当严谨,至少要经历证监会的
数个部门、交易所及保荐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层层洗礼,远非王盏个人能
力所企及。如果此事仅仅是个别人如王盏之所为,事情并不严重,将其依法处理即可。令人最为担忧
的是,对于一个没有经过现行的较为严密的“两会”程序审批上市的券商,竟然能够在媒体大篇幅质
疑之后不作任何澄清说明而悄然上市,作为中国最为权威的证券监管部门,是否充分发挥了应有的审
查监督管理作用?有关法律法规已相当完备,但仍出现这种情况,这意味着组织失灵还是另有记者所
不知的内幕?除了王盏之弟王磊,是否有能够左右太平洋证券上市的其他“价值股东”?
    《证监暗洞》一文更加明确地对太平洋证券上市程序的合法性提出了疑问,主要涉及4个方
面的问题:1.新增股东与云大科技股东之间的换股行为属于什么性质,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司行为;2.
这一换股是否涉嫌太平洋证券变相公众化,这一公众化过程在审批程序上是否有制度安排;3.云大科
技股权分制改革应该在什么样的平台上进行,与太平洋证券是什么关系;4.一个公众公司申请其股票
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申报程序、审核程序是不是有制度性安排,符合什么样条件的公众公司有权申请
上市交易。
    《证监暗洞》一文还对相关的中介机构、公司高管与监管部门的关联性提出疑问,文章不仅
提到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保荐机构和证监会的几个主要部门,同时还对股东中的一些关联
人也提出质疑。特别是对证监会前官员到所监管过的下属企业任职一事也提出不同看法。  《证监暗
洞》一文说,如果有关方面对此视而不见,或许这条灰色的掠夺财富路径将永久隐藏于地下。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美股论坛-洋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