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3 >

吴敬琏泼水网络股

时间:2014-10-02 21:21来源:未知 作者:zhi

   仅仅一年,新经济如同革命火种般瞬间烧红中国。从1999年“5·19”网络神话挑起股市井喷开始,便有l63.rlel:
的拍卖,有亿安科技莫名其妙地破百元,有联想奋不顾身地跳网海。
    在2000年3月的“两会”期间,经济理论大佬吴敬琏给网络泡沫泼冷水:  “在我国要不要发展高技术和高技术产
业呢?我的回答是:当然要。不过如果以为我国高技术产业正在向美国等国家看齐,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不
经过巨大努力,或者很快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那恐怕只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幻想。而对于不强调真抓实干,却爆炒高科
技、网络股等概念以吸引大众跟风入市,促成股价飙升,就不能不怀疑醉翁另有他意了。”
    早有IT新锐姜奇平和方兴东拍案争辩:新经济的基础由谁来支持?无非两种可能:一是国家和政府出钱,这与
“吴市场”(吴敬琏)一贯的主张相矛盾;再就是依靠市场机制(包括资本市场机制)来推动。吴先生的观点,有将新经济


与网络股割裂之嫌。其实新经济与其说是高技术催生的神话,不如说更是硅谷技术与华尔街资本市场联手导演的结果,两
者不可或缺。如果说,新经济在中国真的八字还没一撤,那正需要网络股背后的资本力量去推动。新经济“八”字的第一
撤,就是通过网络股,率先完成资本调整,使萌芽中的新经济获得初期发展所需的资源。网络股的客观历史作用,就是用
无形的手,代替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成资本从夕阳领域转移。
    最新的新锐是“小超人”李泽楷,华人首富李嘉诚之次子。l999年5月,33岁的李泽楷将其数码港借壳上市,其
财富一天之内由15亿港元升至百亿港元以上。2000年2月29日,  “小超人”又斜刺里杀出,从新加坡资政李光耀之子李显
扬手边夺过香港电讯。据传,李泽楷的致富速度超过盖茨。
    电视主持人杨澜忽辞别凤凰卫视,2000年1月斥资3500万港元,与友利电讯董事局主席高振顺联手收购了原来经
营建筑业为主的上市公司良记集团的控股权,随后良记正式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其发展方向是以历史人物传记片为
主要产品和资源的宽频网站。此举立受追捧,两个月内良记股份暴涨20多倍,杨澜身家达8.4亿港元。
    就这么个身体单薄,说得兴奋时取手乱拍的女子有何奇功?实乃时势造英雄,生生把个善良的女藏强造成个大
款。当人们要表达赞赏、媛妒、愤怒时,有一句国骂:  “我操』”如今这句国骂被另一个相似发音的词替代了:  “哇噻』”
    泡沫经济似乎是这个概念:人们为追求暴利而把一些价值弹性很大的物件,如不动产或股票,炒起来,使其价格
严重背离价值,最终导致价格暴跣,资产值骤然收缩。泡沫经济有两大特点:一是被炒作的物品价值很难估算,甚至其价
值就是被人为虚构出来的;二是大把的钞票从这个兜搬到另一个兜,社会财富的总量并未增加。
    中国人记忆尤新的是1990年前后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当时楼价大跣,仅土地资产一项就减少约200万亿日元,
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45%。l995年10月,江泽民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第一次提
到泡沫经济: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要防止产生泡沫经济。”
    及至2000年年中之后,纳斯达克股价大损,已奋勇挤入其中的搜狐、新浪、网易等中国概念新锐一跣再跣几近垃
圾股,国内IT阵营凉风习习,撒资恐惧十面埋伏,裁员鼓点一阵紧过一阵——这时候,IT精英们不大在传媒上露面了,露
面的是吴敬琏。
    年底中央电视台评选年度10大财经人物,在老板们中间,吴先生是唯一的学者。当选的两大理由是,一是3月给
网络神话泼了凉水,二是10月在《财经》杂志文章《基金黑幕》掀起大波时站出来说了话。吴敬琏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


小时》节目中问道:10家基金公司怎么可能共同互保?“难道他们的账在他们内部都是公开的吗?他们的操纵行为都是互
相知道得一清二楚的吗?”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美股论坛-洋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