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以前,大坑村人住在大亚湾畔,百十口人靠打鱼种稻为生,当时人年均收入仅几十元。1983年,国家修建
大亚湾棱电站,大坑村迁到了当时被称为王母墟的大坑新村,大坑村人从此住进了政府给他们盖的二层小楼,并获得了几
百万元的移民安置费和土地补偿费。
大坑村人为天上掉下的这个馅饼乐坏了,分了搬迁费后,他们想把省下的钱均分,按照当时的生活水平,人均2
万元也够吃几年的。宝安县政府得知后不让他们分光吃净,要“养鸡生蛋”。l983年,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成立,将村里
的80万元投了进去,第二年又增加投入50万元。大坑村人虽为县政府拿自己的钱恼火,但也不敢不同意。
199 1年,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改制后成为深圳宝安实业有限公司,6月30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价一路攀升,
从最初的每股3元,经过l8个月的疯涨达到天价每股33.95元。大坑村人最初的130万元变成了i 700万股宝安股票,他们先
后将600万股抛出,获利6000多万元,将其中的3000多万元存入银行吃利息,其余用来买房子买地。大坑村人被天上掉下
的巨大馅饼给乐蒙了。
大坑村靠股票一夜富甲天下的传奇不胫而走,当时香港报纸称: “北方有个大邱庄,南方有个大坑村。”有人曾
想买下大坑村人手中的股票,被拒绝。大坑村一度靠着深宝安每年的分红派息和银行利息使每个劳动力每月获得400元收
入,村里给每个中学生每月补贴350元,小学生250元。
但不好意思,后来深宝安连年亏损玩进sT。大坑村人的心也随着深宝安的波峰浪谷而上窜下沉。
在sT深宝安基本资料第三项“大股东持股和情况变化”一栏中,持股排第三位的是龙岗区大啃镇大坑上村,紧随
其后的是大坑下村。大坑上村持有sT深宝安1533.99万股,占i.6%的股权,大坑下村持有1307.54万股,占i.36%的股权。
按照2000年4月了日收市时sT深宝安的收盘价5.69元计算,大坑村的股票市值约为i.6 i了亿元。这对于一个仅有百十来口人
的村子来说,平均每人就拥有i00多万的财富——可惜这些股票都是法人股。
深宝安上市之初,有一部分法人股也被拿至fj--级市场上套现,大坑村亦如此。后来国家明令禁止法人股流通。大
坑村曾多次找深宝安谈法人股套现的事,深宝安说除非能找到受让方按净资产转让。1999年深宝安的每股净资产值为i.27
元,以此计算,大坑村若能将全部法人股成功转让,他们将获得3600多万元。但这些纸上财富不能当饭吃,至rj2000年,大
坑村每个劳动力每月400元的补助已经没有了。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