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3 >

虚拟财富观

时间:2014-08-29 14:26来源:未知 作者:zhi

    与两方主流经济学的财富观有所小同,马克思更强调财富来源
于直接创造物质产品的工人的劳动。在马克思看来,财富有其物质
内容和社会形式。财富的物质内容是其能够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具
体物理形态,其社会形式就是其价值形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
性,也就是说,价值是广义财富(包括资本)的本质属性(刘骏
民,2002)。
    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物质财富观面临挑战,主要表现在如
下三个方面(刘骏民,2002):其一,早期经济危机和经济的周期
性衰退从来都是由它的价值系统出现问题而导致的,物质过程和技
术过程的问题从来只是引起个别麻烦,却未曾导致整个经济的动
荡。在现代信川制度产生后,价值系统表现在价格系统和信用关系
这两大方面,经济危机也通常表现m两方面的危机:一方面是价格
系统山问题,如利润下降、收入下降、投资下降、需求下降,导致
牛产萎缩,失业率上升;另一方面是信用系统出问题,例如银行呆
账、坏账增加,银行倒闭,社会头寸紧张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伞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困虚拟资产迅速膨胀,虚拟资产价
格的频繁波动已成为导致金融危机,乃至经济衰退的根源。这已经
是传统的物质财富观所不能解释的。其二,市场经济体系之下,经
济的行为目标由物质指标转向价值指标,决定企业行为的不是物质
生产,而是价值增值。枉新凯恩斯主义看来,名义变量恰好说明了
传统的物质财富观越来越不适应当代日益虚拟化了的市场经济。而
坚持物质财富观,则虚拟经济创造的财富就是不存在的。其三,人
们持有的财富形式基本上越来越与物质财富相脱离。虚拟资产在发


达国家的财富构成已占据重要地位。例如,2003年,美国家庭和非
盈利组织拥有的资产总值达54.168万亿美元,其中金融资产达
34.341万亿美元,所占比重高达63.39%m。有关数据表明,在发
达国家,2002年个人拥有的股票价值为23万亿美元,拥有的小动
产价值达40万亿美元i篓。
    当前,我同也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个人财富从简单的白行午、
手表、缝纫机到股票、存款、债券、房地产等占主要地位的变化。
同家统计局城渊队的调查显示,2002年,我罔城市家庭财产的构成
中,家庭金融资产为7.98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4.9%;房产为
10.94万元,占家庭财产的47.9%;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为
1.15万元,占家庭财产的5%;家庭经营资产为2.77万元,占家
庭财产的l2.2%。而且,收入越高,其财富构成中的虚拟资产就越
大。个人财富巾的物质财富比例越小,个人对社会的依赖程度相对
越低;个人财富中的虚拟财富比例越大,个人对整体社会的依赖程
度越大。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虚拟财富观应运而生(刘骏民,2002)。
王璐(2003)认为,在工业化社会的利益关系本质卜仍是物质利益
关系,所以机器、设备、厂房成了工业社会财富的基本形式(物质
财富的表现形式);而虚拟经济体系的本质关系则是通过虚拟价值
即对货币财富的拥有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关系,此时人们的财富概念
是以货币符号或各种证券化的“剩余索取权的纸制复本”所代表的


虚拟财富。其中,构成虚拟经济主要内容的是股票、债券、期货、
票据以及金融衍生品等各种存金融巾‘场上交易的金融产品,被统称
为虚拟财富。
    Fh JtP,可以看出,虚拟财富观的基本观点是:市场经济是一个价


值系统,财富的本质属性是价值的或社会的,市场经济中可用货币
衡量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股票和一切金融资产的买卖等都与虚拟
财富的创造有关;在市场经济中财富的名义价值之所以重要,因为
人们不仅重视自己占有的实际物品,更重视这些物品的价值,以及
纯粹以价值形式存在的各种财富的增减;虚拟财富是真实的财富,
也是更能体现财富本质属性的财富。同样,在虚拟经济时代,财富
的创造也是多方面的,市场经济中可以用货币衡量的一切经济活
动,包括股票和一切金融资产的买卖等活动都与虚拟财富的创造有
关,因此,虚拟经济活动本身也参与了财富的创造。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美股论坛-洋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