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叫利森的20多岁银行交易员玩期货.几分钟竟把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给玩倒闭了二
这事发生在国外.只能归入中国老百姓的“渔樵闲话”二但l995年.这个“闲话”却在中国内地发生了二
自1994年中国股市凄迷时.大量资金流向了比股市更加年轻的期货市场二按理说.国债期货存在
理论上的顶部.不可能无止境地往上涨二但自财政部宣布对已发行的无保值补贴的部分券种实行保值补贴
后.市场上围绕期货品种到期后保值贴补率的高低展开了一轮轮的多空大搏杀二
期货与股票不同.它是以杠杆原理进行以小博大的“游戏”.往往以l0%甚至5%的资金来进行实物
合约交易.因此涨跌10%或5%就意味着输赢100%.而且不像涨时赢跌时亏.而是双向输赢.就视你做多还是
做空.所以风险极大二
“327”国债期货合约的标物是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为240亿元.兑付期为
1995年6月二也就是说.以i0%自9保证金买进(多头)此合约者.到期未平仓的话.必须拿出全额资金购入
国库券.而以i0%自9保证金卖出(空头)此合约者.到期未平仓.就得交出国库券二但做期货者绝大多数都
是买空卖空.做多者不可能有全额资金.做空者也不会有实物.这就是以小博大二所以每到一合约交割临
近时.多空双方必须进行你死我活的争夺.涨跌10%就意味着投入的资金是输l00%还是赢l00%.这种白热化
的争夺叫做逼仓二
理论上讲. “327”国债期货的涨跌空间只在9.5%票面利息加上保值贴补率二进入1995年2月后.
此合约的价格一直在147.80~148.30元之间波动.颇为平稳二这个价位取决于当时流行的市场传闻.据说
财政部可能要以148元的面值来兑付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库券.而不是以132元兑付二但当时上海证券业
的“龙头老大”万国证券公司的掌I'q人管金生有自己的“独特”看法二因为自1993年开始.国家进行宏观
调控.整治银行乱拆借.要把通货膨胀打下去的意图非常明显.到1995年初.通货膨胀已经回落.此时财
政部再从国库里拿出16亿来补贴“327”国债.几乎没这种可能二因此他对市场的这种传闻嗤之以鼻二这就
是以万国证券公司老总管金生为首的空方“军团”做空的理由二
话说上交所总裁尉文渊l995年春节后出国.原计划2月28日回国.不知什么感应.他提早到22日回
到了上海.正赶上第二天出事二2月23日上班.尉文渊刚到交易所l'q口.有人报告异常情况: “有人下了一
笔200万口的大单二”“是谁?”“无锡国泰二”“马上把这个仓位封掉.查查是怎么回事二”尉文渊嗅到
了浓重的火药味二不一会儿“探马”来报: “在这个席位上下单的是辽国发二”尉文渊叫来无锡国泰的人
责问: “辽国发下这么大的单子.有没有收保证金?”“辽国发是我们的老板二”“啊?这可要出事.把
你们的老板叫来二”尉文渊马上通知l0点45分开会.制定五条紧急措施二
会议未散.管金生求见二 “你知不知道国债要贴息呀?当时我们认定不可能贴息.所以仓位开大
了二”管金生劈头就问.一脸的惶恐二“我出国一个多月.不知道贴息的事二你仓位有多大?不是只允许
你们开40万口吗?”尉文渊也紧张起来二当时上交所规定.个人仓位不得超过3万口.机构仓位不得超过5
万口.而万国由于在证券中信誉最高、规模最大.特许可以开40万口二“不止40万口.是70万口.借金华
信托的二”管金生看着尉文渊的脸色.不敢多说.其实万国的仓位已达到了200万口。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