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幸又出现了,衰败一夜间发生。l998年邦百文即创下每股净亏2.54元的股市最高纪
录,而上一年它还宣称每股赢利0.448元。l999年,邦百文一年亏掉9.8亿元,再创沪深股市亏损之
最。
导致邦百文在短期内由盛而衰的直接原因是三角关系的解体。亚Jtl金融危机来了,锟根紧
缩,l998年下半年建行减少了给邦百文的承兑业务,这对于每年需要几十亿元承兑的邦百文来说是要
了命。雪上加霜的是,四川长虹也放弃了单纯依靠大批发商的战略,开始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正当
邦百文准备清空库存还清贷款时,国内彩电价格一降再降。l998年下半年起,邦百文的各地家电批发
中心相继停业,此时,邦百文的窟窿越捅越大。
“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本是常事,病老虎偏又被揭出造假上市的旧事。
邦百文一位财务经理回忆说,为了上市,公司几度组建专门的做假账班子,把各种指标准备
得一应但全。邦百文变亏为赢的常用招数是,让厂家以欠商品返利的形式向邦百文打欠条,然后以应
收款的名目做成赢利入账。为防止法律纠纷,外加一个补充说明——所打欠条只供邦百文做账,不作
还款依据。
做假账也算缺点?琼民源、大庆联谊,没有花样翻新,听多了都嫌累。
邦百文怎么办?2000年6月16日,邦百文在停牌公告中称“公司目前经营仍十分困难……破
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在8月22日的停牌公告中不见了“破产”的字眼。相隔两个多月,邦百文
(此时其股票代码前已加上sT二字)发生了什么?
1999年12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从中国建设银行受让了sT邦百文的近20亿元债权。12月
21日,sT邦百文董事会成立了资产重组委员会,从此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邦州市政府、sT邦百文
围绕重组中的利害关系开始协调。一旦sT邦百文破产,经济利益上的最大输家是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
司,而社会影响和信用的最大输家是邦州市政府,因此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利用最大债权人的身份
向邦州市政府施加压力,要把重组的决定权拿到手。
2000年3月28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向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sT邦百文破
产还债。这是中国上市公司申请破产的首例,如果sT邦百文破产,它将不经过全部程序直接退市。
但几个月后,人们发现,邦百文迟迟没有进入破产程序。到了6月,ST邦百文却玩了6个涨停
板,股民哈哈大关。
之后,邦州市政府同意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方面运作sT邦百文的重组。受中国信达资产
管理公司委托,中和应泰财务顾问有限公司(简称中和应泰)负责为sT邦百文料理后事。中和应泰董
事长金立佐有一番高论: “破产就是市场行为?重组就是政府行为?不是这么简单,要看具体以什么
程序去做。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资不抵债的企业也有重组的情况。邦百文破产股东将颗粒无
收,债主也就收入几粒,员工失业是不可避免的,这对谁好?”
正当众记者失望欲走,认定邦百文乃纯种东北虎,政府一定会竭力保护——此时,2000年10
月,蹦出新华社谢记者,使大家又怀疑自己是否走眼:邦百文还是一只纸老虎吧。谢记者有一些有分
量的话: “一些领导总是乐于树典型,给企业披上浓厚的政治色彩,作为炫耀政绩的资本,最后企业
垮了,谁也不负责任,这应是邦百文的更大悲剧。”
这些话让大家高兴。但在股市中,这种情形是常有的:越是话说得漂亮,越是业绩做得优
秀,越容易被套牢。
不能对谢记者抱太大的希望,主要是不能给他太大压力——要像爱护中国男足一样,谢记者
胜也爱你,败也爱你。人宽容点好,否则总是关了自己。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