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3日,全国“两会”召开。从一上会辩论的取方就采取低调。不谈股市,不谈股
市。
但渐渐地搂不住了。“两会”正开着,吴敬琏在《中国经济时报》上发表了两个整版约两万
字的文章《我对证券市场的看法》,一一回应对手的发难。接着,3月9日,吴敬琏又举行了个人新闻
发布会。同一天,肖灼基也举行了个人新闻发布会,但从报道上看,远没有吴敬琏轰动。
3月9日,上午9时,吴敬琏准时来到会场,四五十位记者挤满了会议室,吴敬琏面前的小茶
几上马上就堆满了记者递过来的20多张字条。看来,吴敬琏还是很注意自己的平民经济学家形象的,
当有记者谈到有些中小投资者认为吴敬琏使他们赔钱,进而指责吴敬琏,吴敬琏动了感情: “碰到中
小投资者不能理解我时,我就常常忍不住引用捷克一位新闻记者伏契克的话: ‘人们,我是爱你们
的,你们可要警惕。阿!’”
这话有点像上帝的声音。
3月15日“两会”闭幕,i了日吴敬琏又给记者们讲了一课,怎样做一个财经记者,前呼后
拥,其场面甚是热烈。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把吴敬琏当成了教父,问在该报几次报道吴敬琏的文章
中,哪篇写得好,哪个标题不准确。而吴敬琏也打开话匣,告诫记者们,以后写经济学家一定要交代
他是研究哪方面的学者,一个人不是什么都懂的,不是什么都能说的……
这次会议没有厉以宁,当然也就没有厉以宁的声音。但在寂寞中,本来偏向吴敬琏的天平,
又稍稍向厉以宁这边偏了过去——几位参加当天会议的记者都有这种感觉。
在网络上,对吴敬琏的指责开始加码。吴敬琏当时兼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简称中金公
司)首席经济学家,而许小年在中金公司研究部任总经理,他们都认为股市不规范。中金公司是中国
建设银行和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合资建立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正是这个背景,让吴敬琏
和许小年成了攻击的靶子: “买办,帮外国人打压中国股市,好让摩根士丹利抄底赚大钱。”
2001年了月,中国石化新股发行,中金公司承销。当时中国石化A股发行价4.22元人民币,H
股发行价l.6元港币,价格相差一倍半,究竟是H股贱卖?还是A股贵卖?当时的社保基金也是以每股
4.22元人民币买入的,被套了很长时间。“这是掠夺内地投资者呀,号称最有良心的吴教授为什么不
说话?”倒是许小年在电视上公开说,发行价合理。
在这场争论中,官方始终未置一词。官方只是黩黩地做自己的事,甚至不动声色地从香港请
来了史美伦(后任证监会副主席)。
经济学家们要争什么?规范还是发展?就好像是争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两派学者在争一个
硬币的两面,各人说得都有理,相辅相成,但在硬币的两面做文章,总也做不到对方的领地,一要交
火便泄了。其实所说的道理早就不是新东西了。反而是那些不愿卷入是非的后生学者有些新的想法。
如此,让人有理由猜测,就像泡吧不是为了买醉,洗桑拿不是为了搓澡,辩论也不是为了求
个真理。在摆出一副辩论的样子之后,众人都在猜测对手的官方背景,都想提高嗓音引起领导的注
意,都在准备着一旦形势变化抽身就走,都为战略转移留下了后路,随时准备沉黩、开溜,或倒戈。
吴敬琏一派,以非利益中人,以朴素的感情,留下了天使的模样。其实,利益并不仅限于股
市中的直接利益,尤其是当今社会日盏多元,政治声誉、经济收益、文化品牌,甚至泡沫的眼球注意
力,这些都是利益。
4年后,2006年1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司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刘纪啃教授依然炮火不减,在
第十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刘纪啃炮轰证监会海归派和股市赌场论使中国股市暴跣整4年: “从
2000年下半年开始,海外的同志做了证监会的高级顾问,泡沫论、赌场论鼎盛。一系列不切实际的错
误政策出台,客观上造成了股民直接损失近万亿,大盘急跣60%,造成国民经济间接损失,这损失到
今天都是无法估量的。200 1年年初,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发表股市赌场论引起轩然大波。由于对股市
赌场论的争论迟迟未决,使得中国股市在非正常的因素下暴跣整整48个月,这场下跣是不正常的。当
时有所谓五人帮大战赌场论,有人说可惜当时我不在国内,我要是在就是六人帮。”
当年沪市从2245点跣到最低998点。
刘纪啃认为,中国股市的转折之年从2005年开始,从4月29日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开始。“这
就好比八年抗战终于胜利一样,在政策上终于打败了不切实际的海外的错误理论。2000年10月海外同
志就提出第一要打压市场泡沫,第二要筹集社保基金,这政策从200 12#6月一推出就是一种激烈的变
革,我们怎么打都打不赢。”
从200 1年发表股市赌场论开始到2005年,吴敬琏几乎不再对股市发言。2005年了月,股权分
置改革全面展开,吴敬琏忍不住又发言了: “老实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补偿。因为从2001年到现
在,股权已经变化这么多了,谁受了损失,你补偿给谁?按照什么标准补偿?这是权利不对等的,为
什么流通股东的权利要大于非流通股东?”
在一边倒地要求越多越快补偿流通股的舆论下,吴敬琏的说法确实冒尖。果然,批评、声讨
铺天盖地,最有名的评论标题是: “吴敬琏是不是地球人?”
地球上似乎有两个吴敬琏,一个是良心的代表,一个是利益集团的代表,这两个吴敬琏是分
裂的,前后不一致的。吴敬琏已经不再高山仰止一呼百应了。现如今,在中国社会,有哪个人、哪套
理论、哪种事物能够高山仰止一呼百应?
(责任编辑:zhi) |